《西安交大报》  

第01版:要闻

守望相助绘就壮美画卷  和衷共济书写锦绣华章

摘要:年关将至,本该是旅人归程、阖家团聚的日子,但一层愁云却不合时宜地笼罩在所有中国人心头,一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由少数病例感染开始,迅速蔓延至全国各大城市。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一个多月以来,我校广大师生员工积极行动,齐心协力,在学校党委领导下,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各级地方政府战略部署,与全国人民勠力同心、共克时艰。一场与病魔斗争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就此打响。       全员动员 积极应对      疫情传来,我校党委高度重视,积极应对,快速反应,切实担起疫情防控政治责任,把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职能部门相互配合、各院系全员参与的思政工作体系转化为疫情防控工作优势,自觉以防疫斗争的实效检验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通过工作会、专题会、推进会等方式,传达指示精神、分析疫情态势、落实目标责任。1月21日下午,学校召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会议,启动传染病防控工作应急预案。成立了由学校主要领导领衔的新冠肺炎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和防控信息协调小组,公布疫情防控24小时紧急联系电话,相继印发了《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预案》《关于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通知》《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工作安排的通知》等指导性文件,保障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有序开展。张迈曾、王树国等校领导一行赴兴庆校区校医院,一附属、二附属医院和创新港校医院看望慰问坚守一线的医护人员和疫情防控工作者,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要求,强化医护人员保护,强化物资保障,强化宣传引导,强化校园稳定,强化组织领导,强化责任担当。动员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将党旗插在抗疫第一线,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坚决打好疫情防控这场硬仗。一附院、二附院、口腔医院、校医院等单位紧急召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专题会议、誓师大会,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再研究、再动员、再部署,形成了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组;对发热门诊布置、人员调配、床位安排、物资供应、职能部门协调、信息畅通要求等工作分别作出部署;对值班作了安排,要求全体医务人员严格按照国家卫健委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措施进行工作,党员干部要带头冲锋在前,积极面对疫情。2月7日上午10点,世界各地的5万余名交大师生、校友同上一堂课,学校党委书记张迈曾、校长王树国、党委副书记宫辉、副校长郑庆华通过直播方式,通报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情况和新学期各项工作部署,鼓励大家做好防护工作,坚定信心,理性面对疫情,不负韶华,克服困难继续前行,为抗击疫情做出交大人应有的贡献。2月11日,张迈曾书记、王树国校长以《弘扬西迁精神,勠力决胜战“疫”》为题联袂致信全校广大青年学子,勉励大家提高政治站位科学防“疫”,弘扬西迁精神共同抗“疫”、真抓实干决胜战“疫”。2月14日上午,张迈曾主持召开党委常委会,学习传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教育部、陕西省委要求,研究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学校重点工作和各项任务。学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学院负责人代表列席会议。       守望相助  与子同裳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根据中央统一部署,学校党委发出紧急驰援武汉的动员令后,饱含激情的“倡议书”“请战书”纷至沓来。王树国在援鄂医疗队出征仪式上赞许医疗队员们:“你们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所在,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你们冲向防控一线,你们的行为将挽救很多人的生命,你们是当之无愧的英雄,所有交大人应当为你们感到自豪,所有陕西人应当为你们感到自豪,所有中国人应当为你们感到自豪。”从农历大年三十派出首批援鄂医疗队迄今,学校一附院、二附院先后分别派出5批158名和3批144名医护人员奔赴武汉抗疫一线。他们义无反顾、日夜奋战,展现了救死扶伤、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受到各方面的肯定和赞许。与此同时,在这场战“疫”中,校内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顽强拼搏,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广大干部、师生统筹抓好校园防控工作。各单位迅速构建联防联控、群防群治防控体系,采取针对性措施做到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校医院强化24小时门急诊力量,做好发热病患的预检分诊,畅通信息报送渠道。向全校师生发布新冠肺炎师生防护手册等,强化师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学校在创新港设立医学观察区,每天对医学观察人员进行监测管理,目前所有留观人员无异常情况发生,已统一解除观察。一附院、二附院作为省级定点医院,全员取消休假应急待命,分别设立医院联防联控指挥部,并将感染科大楼腾空作为发热门诊和集中收治确诊或疑似病人的治疗区域。口腔医院成立医疗救治工作领导小组,针对口腔治疗的特点,制定全方位防控措施,并成立预检分诊处,筑牢防疫第一线。学工口各单位、各书院,通过短信、微信等多种形式,建立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等不同人群的信息报送工作群以及信息每日报送制度,全方位详细摸排了湖北籍、近期去过湖北以及与相关人员密切接触的三类学生相关情况。组织各书院与学校建档立卡户、城乡低保、孤残、残疾等重点困难学生中的湖北籍学生逐一联系,设立临时困难专项补贴,为因疫情受困的学生发放补助。对返乡的湖北籍学生及其他学生进行排查,全面掌握情况,明确工作目标人群,在精神上予以鼓励,在物质上提供帮扶。党委宣传部全力做好舆论引导工作,学校各媒体平台全天候无间断发布信息,第一时间发布教学、科研、招生、就业等重要信息100余条,开设 “众志成城克时艰”“思源时评”等专栏,新媒体平台总阅读量超过2000万人次。与各级各类社会媒体保持高频线上互动,发布我校抗疫报道4000余篇次,生动讲述防疫抗疫一线的感人事迹,深入宣传师生抗疫科技力量,营造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环境氛围。网络信息中心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优势将落实工作抓实抓细,先后通过研发上线“健康每日报”及“疫情实时查”功能、部署优化校园VPN平台、搭建平台保障“同上一堂课”直播等多项有力有效举措,全力保障师生各项信息化服务需求。后勤物业单位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对于返校人员,严格执行隔离要求,严防输入型,严格控制小区内人员的流动,严防扩散型,加强消毒频率,保证人员卫生安全。各社区协调学校各职能部门密切协作,张贴“倡议书”带头做好舆论引导,在公共区域喷洒消毒液,挨家挨户宣传疫情防控知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排查追踪密切接触人员。老年志愿者服务队通过电话慰问的形式对独居、空巢老同志进行慰问,集中了解他们的生活和身体情况,为老同志送去关怀和祝福。为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学校于1月24日起暂停校园参观,并实施严格校园门禁管理。学校教育基金会还联合附属医院、全球各地校友会以及校内有关单位,共同发起募捐活动,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战加油助力。      众志成城   共克时艰      疫情动向时刻牵动着我校学者和科研人员的心,他们积极反应、主动作为。相关院系、研究人员积极转变思维观念,适时调整课题思路,围绕抗疫需求,集中优势人力物力资源开展工作,坚定地与党和人民站在一起,践行“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将论文写在抗疫一线”的家国情怀。先后取得10余项科研成果,包括研发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测温、消毒巡检机器人,等离子体活化水消毒设备,新冠肺炎肺部感染辅助诊断系统,预检分诊系统;开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风险大数据评估模型,在线新冠风险筛查系统,抗击流行性发热疾病自动监测与预警系统;开展疫情传播与预测分析;联合国内外专家开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播风险预测分析,抗新冠肺炎病毒药物筛等,为科技战“疫”做出了交大贡献。针对疫情,广大学者积极建言献策。学校针对来稿立收立编,一方面针对建言主题和特点定向报送,另一方面精选63份建言成果汇编成《疫情专报》上报,得到相关部门领导一致肯定和好评。其中政策研究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分析与政策建议”被中办采纳。同时,录制“新冠病毒感染防控大家谈”系列讲座;编写出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影像学诊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背景下器官捐献与移植工作防控策略》《新冠肺炎防护与心理疏导》《针对防疫一线医务工作者的心理调适建议》等疫情防控读物;策划出版《战“疫”之声》(网络版)有声书,讲述战“疫”一线人员的感人故事。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阶段性成果,党和政府及时将战“疫”工作重点由防控救治转为复工复产,保障疫情防控与持续发展双推进。为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研、停课不停工”工作部署,学校主动作为,积极部署落实,将因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自2月17日起,学校正式启动网络在线授课,当日就有近两万名师生相聚“云课堂”,开启“开学第一课”。据统计,首日有近600位教师参与,共开出497门课程,其中本科生课程419门528门次,研究生课程78门90门次。相关职能部门、书院沟通协调合作,跟踪了解学生到课率、准点率和平台运用等线上学习情况,及时反映师生间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保证同学们的上课体验和效果。截至目前,本科教学已上线课程1955门次,达到应开课门次数99.9%。研究生教学已上线课程511门次,达到应开课门次数89.2%。有162门上线课程通过中国大学MOOC平台向社会全面开放,包含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1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8门,其中设有电子信息、计算机、大学数学基础、传统文化、财务会计、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等多个系列课程,充分发挥我校“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示范引领作用,支持和服务全国高校教师开展线上教学。2月26日下午16时,中国科学院院士、我校能动学院教授陶文铨,校党委书记张迈曾和校长王树国以“共克时艰、爱国奋斗、不负韶华、立志成才”为主题,共同开讲“战‘疫’成长课”,共有157.2万人次通过各大直播平台观看,引发线上线下热烈反响。据统计,至今在线受众已超过430人次。2月27日上午,学校组织教学系统、学工系统、网信中心及相关学院召开学生错峰返校教学组织管理工作会,通报开课以来线上教学情况,部署学生错峰返校教学组织管理工作。2月29日,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科研资助项目确定,共有43个项目获资助。目前,学校教学活动以线上方式全面展开,科学研究等工作以视频会议和远程办公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全面推进,行政管理、后勤服务保障、安全保卫精心守护,实现了疫情防控期间不停学、不停教、不停研、不停工的目标任务。病毒凶未已,万马战犹酣。疫情是一场考验,也是一场淬炼。学校广大党员、干部、师生戮力前行,这是责任,更是担当。(本报记者)

我校7名医疗队员受国家表彰

摘要:本报讯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关于表彰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我校7名医疗队员受到表彰。《关于表彰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决定

图片新闻

摘要:  中国科学院院士 陶文铨   校党委书记  张迈曾    校长 王树国在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战“疫”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时,中国科学院院士、我校能动学院教授陶文铨,校党委书记张迈曾和校长王树国2月26日下午16时,以“共克时艰、爱国奋斗、不负韶华、立志成才”为主题,共同开讲“战‘疫’成长课”,为全国的青少年朋友分别讲述战“疫”中的科学家精神,家国情怀和教育成长,激励青少年在这个特殊时期挺身而出、勇于担当,与党和人民站在一起,共克时艰。课程全程以实时直播的形式在线呈现,当日共有157.2万人次通过各大直播平台观看直播。截至目前在线受众已超过430万人次。(本报记者)

让爱国主义旗帜在战『疫』中飘扬

摘要:每个人奉献的价值,汇聚为疫情防控的力量;每个人前进的脚步,叠加成国家疫情防控的进步。一个多月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举国上下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奏响了一曲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壮歌。这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第02版:专刊

西安交大:停课不停教 停课不停学

摘要:新学期伊始,为最大限度减小疫情对教学工作的影响,学校及时调整各项教学工作,积极开展线上教学活动,切实做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     科学谋划,扎实开展各项教学组织工作根据《教育部关

医学部录制36集新冠肺炎防控专题讲座

摘要:高校学生如何科学理性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时期如何进行心理干预及调适?百姓如何从容面对疫情?近日,医学部“新冠病毒感染防控大家谈”系列讲座正式上线,包括2个系列36期讲座内容,涉及病毒特征、流行病学、临床诊疗护理、隔离防护、社会应对和心理干预等

郭佑民教授组织编写《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影像学诊断》

摘要:由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国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影像诊断组成员郭佑民组织编写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影像学诊断》(电子版)2月15日由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在线发布,并免费提供给一线抗疫医生使用阅读。本书15.5万字,图文并茂,详细阐述了

党双锁教授团队编写《新冠肺炎防护与心理疏导》

摘要:二附院感染科党双锁教授团队编写的《新冠肺炎防护与心理疏导》日前在陕西旅游出版社公众号以网络出版形式上线发布。作为出版单位疫情期间的公益项目,电子书同步在“书香中国”“易阅读”“中国主题”等电子阅读平台上线,全线免费阅读。该书包括基础篇、个人

马现仓教授组织撰写《针对防疫一线医务工作者的心理调适建议》

摘要:一附院精神心理科马现仓教授作为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精神创伤协作组组长组织相关人员撰写的《针对防疫一线医务工作者的心理调适建议》,日前被中华医学会以方案指南与建议发布,同时在《中国医师报》发表。该指南包括常见的心理状态、常见的心理生理反应、

西安交大出版社推出《战“疫”之声》有声书

摘要:面对疫情,西安交大出版社迅速组建编写团队策划出版《战“疫”之声》(网络版)有声书。本书图文并茂,集音频、视频于一体,真实生动地讲述了默默无闻的一线人员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光荣事迹,不仅收录了抗疫一线的西安交大人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刻,勇于担当,

科技战“疫”——西安交大在行动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西安交通大学充分发挥学科研究综合优势,开放应急科研项目申报,组织引导广大教师科研人员积极投身抗击疫情的研究,并取得了系列成果,在有效遏制疫情蔓延,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

第03版:专刊

弘扬西迁精神    戮力决胜战“疫”

摘要:亲爱的交大学子:       庚子鼠年新春,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也让 2020 年在新年伊始便成为国人记忆里极不平凡的年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举国抗“疫”的战斗中,全体交大学子,尤其是尚在湖北等疫情严重地区的同学们,一定要科学防疫、坚定信心、勇敢拼搏,学校同大家携手打赢这场战“疫”。      我们要提高政治站位科学防“疫”。疫情防控是一场阻击战,也是一场总体战。这场战“疫”之中,每个人都是战士,每个人都要有严明的纪律。在政治上,我们必须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服从统一安排,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让党旗飘扬在战“疫”一线;在思想上,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把握主流主线,多说鼓劲的话、打气的话,多想积极的事、长远的事,积极传播和弘扬正能量;在行动上,我们要积极探寻自身在这场战“疫”中的角色定位,党员团员发挥模范先锋作用,基层党团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各级各类群团组织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共同构筑起群防群治、抵御疫情的严密防线。把每个人的胸怀大局和竭尽所能汇聚成磅礴伟力,我们就一定能够胜利!      我们要弘扬西迁精神共同抗“疫”。疫情出现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要求全国上下勠力同心,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交大人始终与国家同向同行、牢记责任使命、迅速统一思想、果断采取措施,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在不同战线贡献智慧、力量和汗水:297 名交大医护人员勇敢担当驰援武汉,附属医院单位坚守岗位开展救助,全球各地的校友们多方筹措资源支援防疫,雷神山和火神山的工地上闪现着多位交大校友的指挥身影,相关学科科研人员争分夺秒开展病毒相关研究,全体职能部门迅速响应关注师生状况,师生井然有序组织规划按时科研学习……交大人高扬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英雄主义、乐观主义”的旗帜,将这场严峻的考验转换成西迁精神的又一次勇敢实践,与全国人民站在一起,为抗“疫”注入交大力量。大家坚定信心,只要精神不倒,我们就一定能够胜利!      我们要真抓实干决胜战“疫”。珍惜时光,不负韶华,交大人不仅要克服这次疫情带来的困难,更要取得未来更好的发展业绩!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研、停课不停工!同学们要以包容之心、自律之心、友爱之心和毅力恒心做好自主学习和自主研究。每一个人在特殊时期的自觉、自律、自强是对自己的负责、学校的负责,更是对国家的负责。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只要不懈拼搏,我们就一定能够胜利!      同学们,没有过不去的寒冬,没有不到来的春天。待到春花烂漫时,让我们同时交出疫情防控和学校奋进发展的两份优异成绩单,交大等你们回家!       祝大家平安健康、阖家幸福、学业进步!                                  党委书记:                                                          校         长:                                  2020年2月11日

职能部门:管理服务不打烊

摘要:眼下的疫情延迟了学校正常开学、复工的时间,却挡不住交大人推动教学科研保障工作的脚步。面对疫情给工作带来的挑战,党政机关各部处认真研究、积极谋划,转换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促进疫情防控与教学科研“坚持两手抓,取得双胜利”目标任务落地生根。&

倡导健康生活   建设卫生校园

摘要:全校师生员工:      新冠肺炎病毒给人民生命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极大损失。疫情总要过去,卫生习惯却要养成和坚持。为自己、他人、校园和社会树立良好形象,既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福利。      卫生校园建设是文明校园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建设的过程中,师生员工要破除陋习,党员要带头,群众要参与。在建设的过程中,各学院、机关部门、党支部、基层工会、学生会、研究生会等要重视、要支持、要检查。践行卫生理念,共享文明生活。      一、卫生环境要保护。要经常开展工作、生活场所内外环境的清扫,清除各类垃圾;室内外不乱放杂物,杜绝乱搭建、乱张贴、乱堆放;公共用品要做到定期消毒;房间要多通风换气;物件要多擦拭,摆放整齐。      二、个人卫生要自律。勤洗手、勤漱口,注意用眼卫生;生病要戴口罩,保护自己,尊重他人;不随地吐痰,随身携带纸巾或手帕,咳嗽和打喷嚏要遮掩口鼻;作息要规律,避免过度疲劳;家中要常备适宜的个人防护用品。      三、健康饮食要重视。实行“分餐制”;合理膳食,营养均衡,维持健康体重;注重饮食规律和卫生,不食用野生动物;低盐少油不暴食,少喝饮料多喝水;生活方式简约朴素。      四、勤俭节约要养成。不浪费粮食,少产生垃圾,减少污染源;实施垃圾分类,做到日产日清,减少污染排放;工作场所和居家要做到节约用水用电。      五、运动锻炼要坚持。落实《身心健康20 条》;个人坚持一项运动项目,带动家庭成员和身边同事健康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少开车,多走路,避免久坐不动。      六、不良习惯要戒除。公共场合不喧哗,工作、学习场所要安静;不吸烟,不酗酒。      七、良好心态要保持。多读书,听音乐,爱艺术,养成阅读好习惯;静心处事,诚恳待人,建设乐观自信好心态,用正向思维处理负向情绪;常感恩,多助人,爱护集体,践行文明有礼、助人为乐好风尚。      八、健康保健要常做。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定期更新;每年至少体检一次,知晓个人健康状况;学习健康保健知识,掌握医学卫生常识;预防未病,按时接种各类疫苗;保证身体健康,不给家人添负担。      九、绿色环保要做好。家装环境要简约,减少甲醛等危害;多植树多养花;建设绿色花卉阳台,营造居住好环境。      十、家养宠物要文明。宠物饲养要办证,带犬出门要牵引,注射疫苗要及时,宠物粪便要自清;宠物不能进入教学科研工作区域和学生宿舍。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积极行动,养成健康卫生好习惯,得益自己,方便他人,保护环境。                     党委组织部  党委宣传部                     校工会 党委学工部/研工部                     离退休处后勤保障部                      2020年2月21日

在战『疫』中淬炼青春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学校鼓励同学们科学防疫、坚定信心、勇敢拼搏,与全国人民携手打赢这场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广大青年学子主动践行使命,在战“疫”中经受考验、勇于拼搏、淬炼青春。17岁的宗濂实验班医学生郑楚桥家在武汉,2月8日起,他报名

同气连枝   共克时艰

摘要:每当国家需要时,西安交大人的身影从来没有缺席。在此次疫情防控的“战场”上,交大人一如既往身在其中。新冠肺炎疫情自爆发以来,牵动着国人的心,也牵动着海内外所有交大人的心。防疫期间,以母校共同体的名义,交大人与全国人民一道凝神聚力,共克时艰,筑起疫情防控的钢铁长城。抗疫期间,有一大批交大校友扮演着医护人员、建设者、社区工作者等不同角色,他们立足自身岗位,弘扬母校优良传统,成为了令母校师生和广大校友敬佩与骄傲的“逆行者”。他们中间既有带领职工 48 小时内完成万人级检测实验室即“火眼”实验室设计和现场勘查任务,为疫病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提供重要保障的我校 1973 级锅炉专业校友、现任十一科技董事长、党委书记赵振元,有直接投身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的我校 1994 级建筑工程专业校友、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董事长侯玉杰,1998级建筑工程专业校友、中建三局绿投公司总工程师朱海军,2010 级土木工程校友、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葛店项目群商务经理郑胜等,也有不畏艰险,奋战在抗疫前沿的我校2017 届生物学专业校友、西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杨玉捷,生命学院2016届校友、武汉市选调生刘昌桂等,更有超越种族国籍,以行动诠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真谛的我校2017届巴基斯坦籍留学生校友曼苏?阿拉姆、2018 届巴基斯坦籍留学生校友乌斯曼?赫扎德,他们都在不同的地方,以不同的形式,与全国人民、与全体交大人并肩战斗。1997年起在我校攻读本硕博并于2012年获得眼科学博士的巴基斯坦籍校友黑泽尔,了解到中国持续的防疫战斗后,也时刻为曾培养他十余年的第二故乡担忧。2月2日,已在巴基斯坦当地医院担任眼科副教授的黑泽尔致信母校,表达希望能够来中国成为抗疫志愿者的决心。他在微信中写到:“尊敬的老师,我想成为一名医生志愿者,帮助我的中国兄弟。如果有这样的机会,请您第一时间通知我,我会立刻来中国”。当知道祖国疫情严重,当得知母校附属医院的医护人员出发援鄂,全球各地校友组织、校友企业、校友以及社会各界纷纷以实际行动伸出援手,把爱心和温暖传递给母校,传递给灾区,传递给社会。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为遏制疫情,贡献了交大力量。据不完全统计,有近 6000 名校友、20 余个校友组织、30 余家校友企业以及校友主政的大型国企--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等,为母校和全国各地提供了各类抗疫资金、物资支持。截至3月8日,学校教育基金会累计接收爱心捐赠7350笔,共计接收善款8008814.31元,接收实物口罩捐赠 12100 只,医用手套 30000副,护目镜 400 个,隔离面罩 200 个。目前各方面的捐赠还在继续,捐赠善款及物资已陆续分别送抵我校赴武汉医疗队手中及一、二附院和相关单位。战地黄花分外香。疫情当前,同气连枝。每一位交大人正在以满腔的热血回应时代,以坚实的脚步丈量未来。相信春天的蓓蕾仍将如期绽放出醉人的芬芳。(本报记者)

直播课“主播”说直播

摘要:中科院院士、能动学院教授何雅玲:在当前的情形下,我们大家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情。陕西省教学名师、电信学部教授郑庆华:“一定要精心备课。以往在课堂上,学生听不懂可以立刻举手询问,然后我们停下来讨论,虽然直播的方式学生也可以在之前已经建立好的沟通

第04版:专刊

疫情就是命令  责任重于泰山

摘要:2020 年注定是不寻常的一年,春节前夕,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整个华夏大地笼罩在疫情的恐怖之中。节节攀升的确诊人数,渐次变红的疫情地图,让人们谈“疫”而色变。疫情就是命令,疫情就是为国为民出征的号角。我校一附院、二附院迅速响应,从除夕夜到元宵节,短短半个月,分批派出302名医护人员援鄂抗疫。      精兵集结 驰援前线      1 月 23 日,武汉封城。这一消息紧紧牵动着西安人民的心。接到国家卫健委,省委、省政府抗疫号召后,一附院、二附院迅速组织援鄂医疗队,各科室医护人员踊跃报名,这当中既有工作多年的专家教授,也有刚刚入职的年轻医生护士,大家纷纷递交请战书,要求到疫情最严重的地方去。1月26日,一附院、二附院遴选出的 22 名思想作风过硬、业务技术精湛的医护人员启程赶赴武汉,参与救治工作。随后,一附院、二附院又分批次派出医护精英驰援武汉。一附院先后派出5批158名医护人员、二附院先后派出 3 批 144 名医护人员,以医者护佑苍生的使命和担当,投身这场抗疫战争。一附院院长施秉银领命亲征武汉,集结了包括重症医学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中坚力量,涵盖心血管、神经、肝胆、感染等相关学科的精兵强将。医疗队重点负责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的两个病区,共 88 个床位,主要接收危重症和重症患者。二附院党委书记巩守平作为医疗队队长、临时党支部书记,带领来自呼吸、重症、传染、急诊、心血管等 20 多个学科的医护人员奔赴武汉一线。医疗队重点负责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的 60 个床位,其中中老年危重症患者较多。      严格管理 规范保障      医护人员一定要做好自身防护,这是参与临床救治的前提条件。医疗队出征前,一附院发布了两条“军令”,一是培训不合格不能上岗,二是防护物资不到位不能上岗。      医疗队实行三级联动模式,严格按照半军事化要求进行管理,设置了医疗组、护理控感组、综合协调组等,通过队管组、组管人,加强上下联动,坚持相互协作顾全大局。“我们是一个团队,我给陕西省委省政府、省卫健委、学校及一附院的领导都承诺过,一定带领大家平安归来。”一附院副院长马现仓说。巩守平提出“我们是来援助救治的,不是来添乱的”。“大家一定要做好个人防护!守规矩,按程序是最安全的路径,千万不要思想麻痹!”这是他反复强调的一句话,也是二附院医疗队在日常践行的要求。二附院领队助理马肖容主任提出“两地(医院病区和生活驻地)、三区(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三默念(进门后、出门前、起床后默念防护)”。从组建医疗队开始,医疗队各位领导和专家一直从严要求青年队员。二附院青年药师鲍和主动自觉担当起全队后勤保障工作,事无巨细,每日12 班交通班车、每日营养三餐、每天全楼消毒、每次物品发放、每个温馨提示,总是不厌其烦、默默无闻地为临床一线做好守护。      过硬技术 挽救生命      顶尖的医疗团队带着艰巨的救治任务来到武汉,他们以高超的医技、无畏的勇气和担当的精神,迅速投入这场战“疫”中,危重症、重症、轻症、治愈、死亡人数……每一个数据变化的背后,都是他们的智慧和汗水。2 月 27 日 10 时,武汉市第九医院重症监护室,一位做过肾移植手术,新冠肺炎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出现严重呼吸窘迫,血氧饱和度过低,生命垂危。一附院重症医学科医生李昊迅速与医疗队队员确定治疗方案,一场急救立即启动。经过深静脉置管、上机治疗,当患者各项指标逐渐恢复正常时,医护团队的成员已经汗流浃背。这样的“生死时速”在病区里经常上演。如今,距离施秉银支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已经一个多月了,“如何提高新冠肺炎患者救治成功率,降低病死率”一直是萦绕在他心中的问题。      施秉银建立重病例讨论机制,组织多学科专家会诊,在病区内形成多学科团队协作救治患者。他对病例分析和思考后,牵头组建了降低患者病亡率小组,集结多家医院专家力量,组织远程会诊,按照病情程度对患者实行分层管理,动态调配医护人员,保证最强力量能够救治最重患者。“我们针对累计死亡病例逐例评估和讨论,总结经验、形成分析报告,指导危重症病例的救治。”施秉银说。截至 3 月 10 日,一附院医疗队共收治危重症和重症患者115人,累计出院50人。尽管收治的大部分是中老年危重症患者,但二附院医疗队依然交出了不错的成绩单,他们正式开展工作的 10 天内,就已有 8名患者治愈出院。通过各项新医疗核心制度的有效执行,医疗队在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C10西病房累计收治病人69人,出院20 人,病区已多日无新增死亡病例,同时,二附院医疗队还为新冠肺炎治疗推出“大剂量维生素C方案”,并在临床应用中取得良好效果。      最优护理 无微不至一附院、二附院医疗队接管武汉几家医院后,重新合理分区、控制感染的任务尤为艰巨。护理团队首先将护理人员按照 ICU 专业与其他专业搭配的原则进行人员分组,使各区域最大化发挥功能。在原工作流程基础上结合医院日常工作习惯进行修改,以确保患者相关治疗按时实施。由于隔离病房没有家属照料,护士还要承担生活护理的重任,特别是对一些病情较重不能自理的患者。为了尽可能节省有限的隔离防护物资,护士们 6 个小时进行一次轮班。防护服下的洗手衣一个班下来完全湿透,如同身着沉重的铅衣,护目镜里面凝结的雾气极大阻碍了视线,由于长时间戴口罩缺氧带来了强烈的窒息感,一下班走出病房,她们最想做的事就是赶快吸上几大口新鲜空气。我省唯一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二附院支援湖北国家医疗队副队长杨惠云更是心系一线。她带领的 100 名护士团队,护理工作琐碎、繁重且全程,工作强度大,感染风险高。她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新冠肺炎患者的康复,离不开精心细致的护理。”她介绍道,医疗队对重症患者进行集束化管理,通过制定详细的个体护理计划,安排专人护理,以提高危重患者的救治成功率。还在糖尿病患者护理管理、患者心理干预、患者呼吸康复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本报记者)

二附院援鄂医疗队实施陕西医疗队首例危重新冠肺炎患者颅脑手术

摘要:本报讯2月26日下午,二附院援鄂国家医疗队接管的同济医院中法院区一位高龄、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突发双侧额颞顶部亚急性硬脑膜下血肿(大量),脑明显受压,脑疝形成,危及生命。二附院党委书记、援鄂医疗队领队巩守平马上为患者紧急行双侧钻孔血肿引流术救

一附院援鄂医疗队实施ECMO联合CRRT治疗抢救新冠肺炎患者

摘要:本报讯3月1日下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七病区一名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病情持续恶化,患者命悬一线。在一附院院长施秉银的调度下,一附院重症医学科医护团队紧急集结,联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援武汉医疗队立即组建EC-MO(体外膜肺氧合)团队启动抢救,同

陕西首例新冠肺炎确诊孕妇
在二附院顺利分娩

摘要:本报讯2月10日下午,陕西省首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孕妇在二附院经剖宫产分娩,母婴平安。据了解,33岁的商洛市丹凤县孕妇淡某妊娠8个月,系陕西省2月4日两名确诊患者的儿媳,2月2日被隔离观察,2月5日被确诊患有新冠肺炎。商洛市卫健委上报陕西省卫

一附院首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治愈出院

摘要:本报讯2月4日下午,47岁的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杜某经过12天科学救治,符合出院标准,正式痊愈。这是一附院首例治愈的新冠肺炎确诊患者,也是陕西首批治愈出院的新冠肺炎确诊患者之一。杜某是陕西西安人,今年1月8日乘火车从长沙回西安途中,途经武昌火车

防护服背后的故事

摘要:在抗击新冠肺炎这场特殊的战斗中,参与其中并为战斗胜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是每一位医护工作者的心声。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着“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的医者誓言。      生死竞速,一线希望也不容放弃     “快!病人危险!”急促的喊声让正在看 CT 胸片的二附院党委书记、援鄂医疗队领队巩守平一个激灵。重症病房内传出呼叫:一位自入院即戴着无创呼吸机的85岁女性患者情绪躁动,剧烈抗拒高流量吸氧,氧分压瞬间掉到50mm汞柱,肺部感染加重,休克迹象明显。“气管插管,上呼吸机!让我来!”麻醉手术科主任吕建瑞“噌”地站起。巩守平、重症医学科副主任王岗也急速穿上防护服,冲了进去。检查气道、测量心率、调高氧流量、推注麻醉药……迅捷的准备操作之后,吕建瑞跪在地上俯向老人,开始插管。“老吕,别贴太近,注意防护!”巩守平在侧急忙提醒。吕建瑞蒙了几秒。密不透风的防护装备让近视眼镜、护目镜都起了雾,再加上防护头套,眼前一片模糊。报警音还在响,氧饱和度继续掉。“不能等了!”吕建瑞屏住呼吸又凑近几分,努力瞅准气管,插了下去。成功!看着迅速稳定下来的各项示数,病房里一片欢声。回想起 2 月 17 日 22 时发生在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的这一幕,巩守平仍然激动:“这也许是老人留给我们的唯一一次抢救机会!”当夜,他们一直在病房守到凌晨五点。      初心未改,八旬专家再上前线      农历庚子年的钟声依然回荡在夜空之中,但对于已经 83 岁的二附院教授、呼吸病学专家杨德昌来说,这个跨年夜却过得并不温馨,他认为他刚刚“赢”下了一场家庭辩论的胜利。1 月 20 日,二附院被确定为我省新冠肺炎省级定点医院后,杨德昌主动请缨,要求参与抗击疫情的工作。除夕夜里,家里人又一次的劝说和反对被老教授当成了耳旁风。新年的钟声更像是战场上的冲锋号,鼓舞着他如17年前抗击非典时一样,再次冲上抗击疫情的最前线。“我想干的事你们谁也挡不住。”老教授只留下一句固执的回答。“拿不准的,病情重的,我来定夺。”听汇报、议方案,精准给出诊疗指导意见,亲自对医院每天新增的留观病例和疑似病例进行指导。杨德昌用自己的行动让每一位年轻医生都倍感踏实。在杨德昌的办公桌上,摆着一摞写满密密麻麻数字的纸,上面详细记录着全国和我省新冠肺炎每日确诊人数、疑似人数、治愈人数和死亡人数,并绘制成了曲线图。这也是杨德昌在抗击非典时总结的经验。2003 年非典蔓延,已经退休的杨德昌主动申请“参战”,并勇担陕西省抗治非典的首席专家之责。“我是党员、是医生、是顾问,无论哪个身份,在这个非常时期,我都没有理由退缩。”从抗击非典到抗击新冠肺炎,杨德昌始终坚守着他的初心。      从医无惧,“白衣伉俪”携手进入隔离病区      “感谢你们这些天对我的精心治疗和护理,让我成功战胜病魔。”在一附院隔离治疗12天后,新冠肺炎患者杜先生出院前向感染科樊万虎医生和护士长杜粉静等医护人员深鞠一躬。2003 年,非典疫情突发,樊万虎和杜粉静瞒着年逾八旬、体弱多病的父母,把不足 4 岁的孩子托付给保姆,双双进入隔离区。17 年后,当新冠肺炎疫情袭来,这对有着 30 年党龄和丰富传染病救治经验的夫妇再次冲向“火线”。樊万虎是医院新冠肺炎治疗专家组的专家,几乎每天都要进到隔离病房,查看患者情况,参与危重患者抢救。杜粉静作为总护士长,要严格把控感控标准,对医护人员进行防护培训,任务繁重。两个同样一丝不苟的人,在工作中难免争执。有一次,围绕三楼病房区域隔离问题,两人产生很大分歧。但是吵完没几分钟,樊万虎就跑过来说:“先不吵了,你不是牙疼、耳朵疼吗,我去给你买点药。”同样在隔离病区工作,但由于排班和工作节奏不同,接连 20 多天,杜粉静和樊万虎都很少碰面。即便在感染楼临时生活区用餐时偶然见面,俩人聊的还都是工作。在西安交大,这样的“白衣伉俪”还有很多,据不完全统计,一附院、二附院近30对夫妻双双坚守在抗疫一线,为人民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家乡有难,湖北籍医生请战支援      “我报名去武汉,一是作为呼吸科专业医生,去支援是使命所在;二是湖北是我老家,家乡有难,理应报效支援!”新春佳节,得知疫情蔓延,二附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明宗娟果断放弃休假,强烈要求去武汉。1 月 26 日,明宗娟随二附院援鄂医疗队到达武汉,在武汉市第九医院危重症医学科支援,里面住着30多名新冠肺炎重度患者。两层帽子、两层口罩、两双手套、三层鞋套、防护服、护目镜、隔离衣,是她进入重症监护室工作前的标准装备。查房、了解监护室里外所有患者的病情及诊治方案、查看和调整患者的呼吸机、救治有高血压等并发症的患者……每天要在病区待10个小时以上,值班结束后,她回到住处,消毒清洗衣物需要花费近1个小时。明宗娟说,虽然工作很累,但自己咬牙坚持是有意义的,“患者能转危为安,对我来说就是莫大的欣慰,作为一名医生,成就感就在此!”在明宗娟和其他专家的努力下,一些患者症状逐渐变轻,转出 ICU 病房,有的已经出院。“你什么时候回来?”面对丈夫的询问,电话这头的明宗娟一时语塞。她反复叮嘱丈夫,不要告诉身在随州的母亲自己在武汉,以免老人担心,“这是一场特殊的战斗,但是我相信疫情总会结束,战斗终将胜利!”      义不容辞,“90 后”援鄂护士火线入党      “今天,我怀着无比诚挚与激动的心情,在武汉抗疫前线,真诚地写下这份入党申请书……”在武汉抗疫一线,“90 后”援鄂护士、一附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陈萍递交入党申请书,表达自己的入党决心。1991 年出生的陈萍是一附院驰援武汉医疗队员中最年轻的一位。作为科里的护理骨干、院级 ICU 专科护士,她第一时间报名,请求奔赴疫区前线支援。1 月 26日大年初二,陈萍与队友们奔赴武汉疫区前线。武汉一线党员医护不顾个人安危,冲锋在前,日夜扑在救治一线的英雄本色和大爱精神令陈萍备受感动,她按捺不住心中积蓄已久的憧憬,在 1 月 30 日晚写下了火线入党申请。“我的父亲是一名退伍军人,从小到大听他讲过许多革命先烈保家卫国的故事,也在心里种下了小小的英雄梦。当前国家有难、人民有难,深入疫区前线,为更多患者撑起生命的保护伞,是我们医务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我将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辜负疫区人民的期望,不辜负医院的培养,坚守到战胜疫情的最后一刻,请党组织在防控疫情的战斗中考验我!”这一封特殊的入党申请书,也道出了千千万万奋战在抗疫一线的“90 后”医护青年的坚定决心。(本报记者)

西安交通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26973次访问,全刊已有3431834次访问